Search


【我們需要練赤足跑嗎?】

在最近的幾次講座中最常被提到的問是之一...

  • Share this:


【我們需要練赤足跑嗎?】

在最近的幾次講座中最常被提到的問是之一是:「我們需要練赤足跑嗎?」不少人對於赤足跑都充滿著憧憬,但又同時感到恐懼。

我總是毫不猶豫地說「需要!」

我的理由是:人的兩隻腳掌共有52塊骨頭,佔全身骨頭數的四分之一(全身有206塊骨頭)。除了手掌外,是全身骨頭最密集之處。這些眾多小骨頭需要小肌肉與肌腱來把它們固定成我們所看到腳的形狀。但把腳穿在鞋子裡,那些小肌肉與肌腱就會萎縮,關於腳的各種毛病自然就會跑出來。受鞋子保護的腳,就像溫室裡的花朵,雖然看起來白皙嬌嫩?,但卻脆弱不堪。對於跑者與鐵人來說,需要的不是白嫩?而是足以對抗落地衝擊的強健腳掌。因此我兩年前就開始把鞋子脫掉一步步找回功能健全的腳掌。

剛開始我也覺得赤腳跑的人都是奇人異事,但當我看到國外的菁英跑者與鐵人,知名教練都在要求選手赤腳跑時,我才開改觀,也想嘗試。

開始找資料,想知道該如何進入赤足跑的世界,最後找到的是這本”The Barefoot Running Book”,跟著作者傑森.羅比拉德的指導,我也一步步地用赤足跑出更遠的距離(最遠打赤腳跑過42公里,當然是在練習時而非比賽)。

所以也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把這本書翻成中文,中文書名是《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http://ppt.cc/wMS27),主要是希望讓更多臺灣跑者能了解赤腳跑步的重要性以及訓練的步驟與方式,擺脫運動傷害,甚至讓成績更上一層樓。

套句作者傑森講的:「當所有人都用同一種方式做某件事時,它未必是最好的方式」,穿鞋也是。畢竟,人是唯一穿鞋的動物。

每次看到今年剛出生的小女兒的腳趾頭,再看看我自己長年穿鞋跑步、騎車而變型的拇趾球和控制不良的腳趾,我跟太太說:女兒上學前都盡量不要穿鞋子,要去哪打赤腳就好,等到上學後為滿足學校規定再穿鞋。既省錢又健康。希望她的腳掌不要像長期穿鞋的我們倆一樣變形又殘弱,有雙自然健康又靈活的腳,那可比世上任何昂貴的鞋子都美麗。


Tags:

About author
徐國峰近年作品 《鐵人三項入門》 (2010,臉譜出版) 《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 (2011,花木蘭出版) 《在水裡自由練功》 (2012,臉譜出版)。 《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 (2014,臉譜出版) 《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 (2014,臉譜出版,與羅譽寅合著) 《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 (2015,遠流出版,與羅譽寅合著) 《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2016年,臉譜出版,與莊茗傑合著) 《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 (2019年,臉譜出版) 譯作: 《跑步該怎麼跑》 (2011,臉譜出版) 《跑步,該怎麼跑:實戰操練手冊(附DVD)》 (2011,臉譜出版) 《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 (2013,臉譜出版) 《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 (2014,遠流出版) 《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 (2015,臉譜出版,與莊茗傑合譯)
此專頁只是個人閱讀、研究、訓練、課程與心得分享,不提供諮詢服務。
View all posts